<夜生活>是霎時衝動。
製作<思生活>的時候突然想到做一張屬於夜晚的EP,全部都是演繹別人的作品,而這些歌都曾經陪我渡過不少失眠夜,於是就趁著錄音空檔構了這張即興專輯。
台灣印象樂隊的<電話>本來收錄在<思生活>裡,但我決定要做一張全創作專輯,便忍痛割捨;我還特地到紐約找當地的音樂人錄音,在喇叭手Peter Zummo於紐約長島的閣樓錄音棚待了一個下午,回曼克頓的渡輪上看見黃昏的自由神像。
梅艷芳的<來來星屑港>改編自日本歌,收錄於<緋聞中的女人>大碟,也是我在紐約時興之所致拿起結他就錄了下來,窗外下著雨,歌曲快完結時可聽到一些雨點打在窗口冷氣機上的「的的咑咑」聲。
<繾綣星光下>原曲是法國女歌手Elsa的作品<Tout L'temps, Tout L'temps>,因為不懂法語,所以最初接觸這首歌時不明白她在說甚麼,只覺得像被很多霧包圍著,我乾脆把這個印象用「依依呀呀」及多重和聲表達,結合了廣東版,成了大家現在聽到的這個版本。
<Man in the Moon>本來先錄了英文版,差點收錄在Camping專輯裡,最後關頭抽起。現在的處理方法是從廣東版劉美君的第一身變為第三身旁觀者,多了副題Man in the Mood,歌詞也作了適度調整,比較戲謔。
因為林憶蓮我才知道Julia Fordham,<痴纏>原曲就是Julia Fordham的 Happy Ever After;雖然Julia Fordham後來變成了我其中一個重要的心頭好,但這首Happy Ever After我還是喜歡中文版,比原曲遠航非洲的意境,<痴纏>的枕邊細語更讓人嚮往。<夜生活>裡的<痴纏>則更纖細; 溫柔,本身就是很脆弱的。
By 林一峰